如何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涉及“激励”和“约束”两种方法。说到“约束”,市绿化和市容部门曾表示“在生活垃圾分类上,收费问题难以回避”。上海一直在积极研究国内外生活垃圾收费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同时考虑到上海的垃圾处理成本以及居民收入等因素,探索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的办法。
而“激励”方面,其实不少民间组织和环保公司动了不少脑筋,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试行“绿色账户”、环保积分等以物换物的激励模式。不过,不少环保组织人士、小区物业人士和居民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容易“误入歧途”。
新民网记者近期到一些社区采访“绿色账户”的试行情况。
一环保服务中心大门紧锁
近日,新民网记者来到了位于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的地球家园环保服务中心。这个环保服务中心在成立之初获得多方认可,回收的废弃物涵盖了废塑料、废玻璃、废纸、废金属四大类生活垃圾。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上门向居民发家园卡、回收废弃物,并指导居民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居民交出的废弃物全部变成家园卡上的积分,居民凭积分可以到专设的超市里换购饮料等日常用品。
不过,记者在现场发现,此处如今已是“铁将军”把门,中心内的设施仍然在,却不见工作人员。几辆绿色的回收车停放在回收点,专设的超市也已关门。玻璃门上贴有街道发出的告示,称该服务中心目前正在办理退卡业务,居民可把家园卡退掉。
记者从该机构所属的上海地球家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了解到,该公司称目前正在调整内部门店及整合人员,各项运作均正常,服务中心并未停业。但记者挨个拨打该公司网页上的电话,却发现已全部停机。另外,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并未注销。而潍坊街道表示,由于上海地球家园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行出现状况,所以服务中心兑换活动暂停,至于是否会恢复运营、何时恢复等问题,街道表示并不清楚。
“入户分类”很难真正做到
对于服务中心的关闭,作为家园卡首批用户的蔡女士认为“很可惜”。她说,从服务中心开始运营,自家的可回收垃圾就都交给了服务中心,“因为方便,一个电话就能上门,而且正规,带着POS机,称重也不缺斤少两。”蔡女士表示,对于这种新模式小区居民参与度挺高,“哪怕不给积分,也应该支持。”
地球家园环保服务中心推行的“绿色账户”能否继续下去?王辉是“热爱家园”的核心志愿者,她说,最早参与的“绿色账户”项目是闸北区宝山路社区文化中心附近的一个活动点,活动开展至今已有3年,虽然居民在每次活动时都能拿着可回收物品前来兑换,但是很难真正做到“入户分类”。王辉称,她参与过5个小区的垃圾分类项目,但是大多数的居民都搞不清楚什么是“绿色账户”,只是认为环保组织有利可图,以物换物罢了,“甚至有的居民觉得我们和收废品的没什么不同。”
王辉坦言,如今的激励措施有些走入歧途,“一些人为了达到分类的效果,去询问居民想要什么样的兑换礼物,以此刺激居民多兑换。”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让居民自己愿意分类。王辉认为,实物鼓励只能作为初期介入的手段,却不能长期实行,这会使一部分居民产生趋利性的想法。
扬波小区推动分类靠宣传
闸北区宝山路街道扬波小区是上海垃圾分类的“品牌小区”。提到绿色积分,居民姚女士表示:“周末会有人来的,不过不会特地去换礼物,平时的瓶瓶罐罐都会扔到小区专门的垃圾桶。”如果以后取消了“绿色账户”怎么办?记者问。姚女士回答说:“该分的垃圾还得分,为了环保嘛。”
扬波小区物业经理沈国强介绍,小区在推进垃圾分类之初,就是以环保、低碳为主要理念,激励机制对先期的科普宣传有一定帮助,但不能重推,重点在于将生活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根植”到居民的心里,让他们认同这种做法。沈国强坦言,如果居民养成了换物的习惯,一旦不能换物了,垃圾分类就很难持续下去。
扬波小区业委会主任戴海宝表示,小区在推行垃圾分类时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如开业主会议、中秋晚会宣传、给钟点工上课、发征求意见表等等,以此增强居民的自主意识。
“绿色账户”是否真的会走上歧途?其创始人孔令韬认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才见效,所以在推进初期需要通过激励模式先推广环保的理念,让市民的分类意识“先跑起来”。
至于是否会让居民依赖礼品,孔令韬表示,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但是“绿色账户”一直致力于淡化兑换礼品的模式,“过程要一步一步来”。今年3月份“绿色账户”推出“积分种树”的活动,参与“绿色账户”的居民和企业,可以凭借账户积分换取在内蒙古自治区种一棵树,活动至今已种了百余棵树。未来,孔令韬计划发起“爱心积分捐赠”的活动,让市民把账户积分捐赠出来,换取书本、文具后捐赠给民工子弟学校。孔令韬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活动,逐步淡化甚至消除换物意识,更环保、更有意义地使用这些积分。